香港式離婚 (2012)

標準

「結婚時只需簽一紙婚書,離婚時卻要簽百頁文件。」

由一頁紙變化成百多頁紙,原因無它,是安全感作祟。結婚時,你儂我儂,一紙婚書遠不如兩人對彼此的山盟海誓。你信我我信你,手牽手建築安全的堡壘;離婚時,往日山盟海誓比不上協議書上的一條一文。你恨我我恨你,我們各自以百多頁紙捍衛自己安全的領土。安全感與文件頁,成了一個反比系數。

《香港式離婚》中的愛情與關係,都或多或少地圍着這一個系數打轉。中產夫婦CK 與Emily 明明有愛卻總是你猜我度的婚姻,原於彼此均缺乏安全感;名太太Maria 同是一樣,對婚姻沒有安全感,直到丈夫離世才認清丈夫對自己的愛原來一點都不少;而文浩,對自身,對世界都沒有安全感,怕世界包容不了自己而選擇輕生。黃詠詩這個沒有安全感的世界,傳遞出一份蒼涼。

由愛情說到生命中難以承受的生與死,黃詠詩的蒼涼在於,人在至親至愛死亡時,面對突如其來的孤獨與蒼涼所帶來的軟弱與無助,到底應該如何自處呢?劇中有一幕Emily 問文浩:「為什麼?」。短短三個字,令我在劇場中泣不成聲。為什麼?-不單是問為什麼要跳下去、為什麼要輕生,更多的是為什麼不跟我商量、不跟我分享、不讓我跟你分擔你的苦你的痛…為什麼留下我一個人。

這些月來,我的腦袋都是充滿了這些為什麼。然後,文浩突然為我這些問題答了一個答案,回了一個我彷彿在你們身上都看到的微笑。也許,成年人的世界,真的沒有為什麼。愛與不愛,沒有為什麼;生與死,也不一定要有什麼,而是一個取向、一個選擇而已。

延伸閱讀: 黃詠詩 相愛很難

緣談《野豬》

標準

「我沒有遺憾,我只是覺得可惜。有些人,你以為跟他的緣份很深,可是原來很淺薄。」- 莊梅岩

緣,總想起佛家的「緣是命,命是緣」。人與人之間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抱着不同的心情底下的各種交會,是緣。有那麼一點點的命中注定,可是同時又受制於各種力量;狀似必然,又似偶然。

劇中四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固然帶出了不同程度的緣;智叔與子華之間的師徒之情,因利益的誘惑而緣盡塵世;可最淺的,莫過於林嘉欣與自己離世的孩子。十月懷胎,血濃於水,前世多少香火緣竟鬥不過生離死別。「今生一面鏡,前世多少香火緣」。緣來相聚,緣盡別離,原來通通都只是曇花一現、逝水流年。

這幾年來,以為一直會在自己身邊的人都離開了,以為跟他/她緣份很深的人,都緣盡了。緣來緣去,執不得。

從《燕尾蝶》說到《野豬》

標準

「這地球 若果有樂園 會像這般嗎? 」

看畢莊梅岩的《野豬》,隨即想起了shine這一首近日因黃偉文演唱會而重新在各網絡平台上熱播的《燕尾蝶》。不論是《野豬》中的完美都市,還是《燕尾蝶》中的樂園,說的都是文明的倒退,和那一份承受不起都市風化的情壞。

莊梅岩說《野豬》確實說得妙,劇中所提到的完美都市,大抵建基於1924年社會學家Burgess 所提出的concentric model. Burgess model 是一個根據經濟價值而產生的環形都市規劃,城市的中心因為擁有最豐富的物資、最完善的交通、最強大的網絡,因此地價最高,居住的都是社會上最有經濟能力的一群。(我們香港地價最高的中環,不也是因處於環形城市的中心而得以命名?)後來,因為文明所帶來的建設,環外的地區不再變得inaccessible,有能力的人於是紛紛搬去環外享受未被文明波及的美景,burgess model 終被取替。可《野豬》中的完美都市,卻回到了這個concentric model,什至更退一步,貧苦大眾連居住於環外的資格都因為了生存而被禠奪,只能居住於沒有陽光沒有新鮮空氣的地底。這不是文明的倒退,是甚麼?

「文明是種進化 儘管適應別制止它」

諷刺的是,社會上有些人一直以為自己在為這些貧苦大眾抗爭,使他們不被邊緣化甚至被隔絕時,原來這些貧苦大眾已受夠了生活的壓迫,只求有兩餐溫飽而已。陽光空氣對他們而言變得不再重要,傳媒與資訊等等日復日的宣傳洗腦使他們慢性地忘記了這些生存的基本權利,變得為了生存而卑躬屈膝。由林嘉欣出演的這一個平民百姓,因痛失兒子而變得卑躬屈膝。為了賺取醫療費、為了生存,她當「待應」,從事自己最討厭的職業。盲目又麻木地相信文明是種進化,認為應儘管適應別制止它,因而槍傷一直爭取揭露官商勾結的智叔。她生存,卻不再生活。

「逐步逐步 進佔世界 通向沒有完」

《野豬》不只是正劇,更是「政劇」,編劇莊梅岩的野心,更是比野豬更「野」。除了地產霸權官商勾結,劇中亦有相當的篇幅放於新聞與言論自由之上。面對掌握事實真相的作家被審查、被失蹤,獲得作家所有調查資料的老總智叔卻面臨兩難的決定。面對貧苦大眾的質疑、面對至愛與好友的出軌,面對官商給予的誘惑,智叔也最終出軌了,放棄了自己的至愛,放棄了自己一直堅持並爭取的真相與傳播自由。那些玻璃鑲的真相,也如水晶雕的,一觸即碎,與王子華一起玉石俱焚。而受監管、受審查的、受控制的資訊,也「逐步逐步進佔世界通向沒有完」。劇本一再提及真相的重要,由各演員的口中一次又一次提出「應該用多少的代價去換取真相」這一個核心問題。

「別問怎麼不愛它? 蝴蝶夢裡醒來 記不起對花蕊有過牽掛」

用多少代價去換取的,大抵不單單是真相,更是我們要捍衛的文化,與我們所愛的都市。劇終,導演甄詠蓓說:「希望每個人都能夠保留心中的野豬。」野豬雖有兇猛之貌,卻有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性格。但當野豬受到攻擊,便會不惜一切,奮不顧身地進行反撲,劇中黃子華不惜與真相共存亡,也正正如此。那我們呢?面對這樣一個價值被扭曲,充拆著地產霸權官商勾結的香港,我們又會作出如何的反撲?人人就如「蝴蝶夢裡醒來,記不起對花蕊有過牽掛」的時候;又或「為免犧牲情願被同化」的年代,我們還能保存心中的野豬嗎?

極佳的劇本、極具水準的演出、極有味道的真人鬼魅聲音演出、雖略欠深度卻簡潔的舞台設計…《野豬》帶給觀眾的實在太多,想記下的還有太多。或許下篇再談。

又,黃偉文的詞,填得太好。

Lyon Opera Ballet (2012)

標準

不懂得寫舞評,無法從舞蹈員的質素、舞蹈的編排等等方面去評論這次的表演,可是我確實很喜歡Lyon Opera Ballet 的表演。不是友人提起,還記不起早幾年前已看過他們的《三部曲》。那時候舞者奇型怪狀的舞姿與舞衣實在難忘,至少現在還記得舞台上舞窨所營造出的神秘之感。

今回的表演,特別於他沒有一個主題,沒有一個很concrete 的內容,有的就是肢體跟隨音樂的種種舞動。舞者隨著巴赫的音樂起舞,彷彿看到了巴赫寫在音符之間的種種感情,悲傷的熱情的什麼都有。更喜歡的是,整個表演分成了4個小段,正正由於沒有題材的連繫,更易觀賞,亦不易有悶場。

“see the music, listen to the dance." probably the best description for the whole show.

情話紫釵(2010)

標準

Kelvin: Make sense? 依家d人成日話make sense, 但係有冇人知要make 乜野sense!

Jade: 咁你make咩sense?

Kelvin: 我?我make我自己既sense!自己開心,唔影響到人咪得law!

我唔想傷害既, 係你。或者咁講,我地識左唔夠一個鐘。但係我相信我地應該一路都係講真話。今時今日,係呢個咁既地方,能夠講一個鐘頭真話既人,我都應該好好珍惜。

我諗將會有好大部份時間會唔開心, 但係我好開心有咁唔開心既經歷。因為我無背叛自己,我無迫自己迷失左自己,起碼我感覺自己仲係一個人。

————————————–

毛俊輝的劇從未令我失望。

故事結合了紫釵記和現代的愛情的不同愛情觀。入場前還有點害怕會唔會太多粵劇場面會睡倒, 但毛sir 對此還真的把握得很好。劇中提到的愛情觀都比前2套看的dramas (生活與生存/sex office) 來得要到位到到肉, 而把現代混亂的愛情觀拉上古代專一的紫釵記, 大概真的只有毛sir 才能想到。因為那一種愛情的唯美性成就了現代人幻想的, 所以即時到了今時今日.還有存在的價值。很好的劇本, 所以即使何超儀不是真的有特別出色的演出, 這個劇還是很好。值得一提的還有舞台設計,配件不多不華麗但用得恰到好處, 好幾幕都帶出了不同的層次不同的sections。有興趣的朋友而又有機會到上海, 世博期間此劇會重演, 極力推薦。

————————————

今時今日,係呢個咁既地方,能夠講一個鐘頭真話既人,我都應該好好珍惜。

的確, 能夠找到跟你說一個鐘頭真話,什至是心事的人, 我都應該好好珍惜。人愈大,愈知道朋友的陪伴不是必然的。你不快樂, 朋友不陪你,不關心你, 不給你send 上一個sms, 未必是朋友不關心你, 可能是他們太忙了,可能是他們想給你多一點空間, 可能他們不知道怎樣安慰你….可能。

我是一直這樣欺騙自己的。

佑的離去, 令我明白到朋友不需要多, 真心就夠了。在這些日子裡,我發現我朋友是那麼的少。有好幾次真的傷心到在街上流著淚一直走,我還是找不到那個願意給我5分鐘聽我說說話的人; 有那麼好幾次我是那麼的孤獨, 我還是找不到願意陪我走5分鐘的人。而我在反觀自己,我又何嘗不是這樣對佑呢? 就只有佑這個傻瓜會為我一直傻傻的付出。只有你會常常send 一個sms 支持我, 只有你會留意到我不快樂, 只有你。而我這個沒心肝的人在此時此刻從你的信發現你對我的愛和付出。未能回應你的愛, 是我的遺憾。

想念你。

莫桑斯克的馬克白夫人

標準

同joelee mandy 睇<莫桑斯克的馬克白夫人>
好好睇

在前蘇聯被禁演超過四分一世紀的《莫桑斯克的馬克白夫人》,是一套改寫蕭斯達高維契命運之作。絕對寫實的情節、極端暴力的內容,縱容色慾的男主角和激情的女主角,加上爆炸性的音樂,令歌劇首演後大受歡迎。不過,斯大林一看之後,獨裁者口誅黨報筆伐,蕭斯達高維契被蘇聯全國政治機器連番批鬥。歌劇被禁演,作曲家在被追殺的陰影下惶恐度日。戲裏戲外,同樣殘酷。

視覺上的性與暴力固然好看
但劇中的暗慾更耐人尋味
劇尾Katerina殺了女囚犯
並非因為失去愛情
而是她為性慾付出那麼多,到頭來還是被人搶走滿足性慾的權利
不談情只談性
是挑戰, 向男性社會挑戰
男性道德將先愛後性之觀念灌輸給女人,不准她們追求肉體歡愉
才會引起這種反撲

父權社會對女性的強迫
katerina 這般的女人也會想有孩子
不是因為她愛孩子
只是因為她覺得有個孩子就沒那麼悶
正正反映父權社會強迫女性將性慾轉為母愛
女人的幸福不是滿足自己而是做賢妻良母

強烈張力的音樂
表現感官之快的動作身體語言
舞台燈光的協作
目不暇給

馬克白夫人
俄國版潘金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