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房子 (1994)

標準

3 iron

金基德的電影,總於苦澀中滲透著一股淡淡的甜味,更多的,是對人性與社會性的不可對話的無可奈何。

《呼吸》是第一套我看他的作品。女主角面對丈夫的外遇,心中的鬱結無從可訴,於是找上了男死囚,與他分享她自身對愛情、對死亡的記憶。二人漸生的愛情沒被社會接受,女主角的丈夫沒有理解過二人之間的愛情,只視之為妻子報復的出軌行為;《聖殤》如是,專為高利貸收數的男主角看似冷漠無情,對欠債的人絕不手軟,一個以金錢為上的社會,情變得多餘。沒人想了解男主角冷漠無情的表面底下蘊藏了那麼一顆渴望親情的心,也沒有人關心種種所謂不合乎人性的報復行為;《空房間》之中人性與社會性的不可對話更是明顯。男主角潛入各個空房子之中,雖說是非法入侵,可是他卻幫屋主打理房間、修理電器、解救被虐打的女主角、安葬倒斃在家中的弧獨老人。這些充滿人性的行為沒有為他帶來救贖,他被拘捕、被收監、被鞭打、被警察出賣,在現實的社會面前,他帶有人性的行為顯得不值一顧。

《空房間》已差不多是十多年前的作品,可電影故事的橋段還是新穎得教人震驚。一個不斷潛入空房子暫居的少年,遇上了被虐的婦人。兩人展開了一同潛居的生活,他們都是流浪者,在社會中漂流浮沉,但他們心有所居,因為有了對方,那裡都成了他們的家。

金基德的電影亦總是處於虛幻與現實之間–就如片尾旁白: 「這個世界,有時候分不清是夢幻還是現實」。片尾的一段確實令人動容,男主角亦真亦假地生活在女主角的家,與女主角和她的丈夫三人同一屋簷下。幾乎全戲都沒有對白的女主角,用口形跟男主角說了一句「我愛你」,始才發現,兩人之間即使在戲中全無對話,情卻早以在空氣間互相流轉。女主角的丈夫見不到男主角,男主角彷彿只活在女主角的眼中。

其實由始至終,也只有她的眼中看到過真正的他。

PS: 「人性與社會性的不可對話」此詞原自葛亮寫《空房間》的影評,收錄於《繪色》之中,有趣的是,葛亮提到了 “3-iron” ,原來指高爾夫球的三號球杆。導演曾就此解說:「很多人買了三號球杆,卻只放在球袋裡蒙塵﹔很多人有家,卻只把家人留在家裡,這與空房子有什麼分別?」相對而言,港譯的《感官樂園》就變得十分嘩眾取寵了。

《火之鳥.八百比丘尼》(2013)

標準

火之鳥.八百比丘尼

一心要阻止八百比丘尼營救自己罹患絕症的父親的左近介,在一大雨滂沱的夜晚來到蓬萊寺,親手了結了比丘尼。但卻遭受火之鳥的時間禁錮,時空逆轉了三十年。左近介始才發現比丘尼其實即是自己,業隨身去,前世妄殺之因不單帶來今世的果。左近介在蓬萊寺留了三十年,最終還是選擇以自己的生命償還罪業,業力生生不息地延伸至來世。

八百比丘尼的故事,讓我想起《阿含經》中「身壞命終,還復受身」- 於生命終了的時刻,卻又還有另外一個肉身在等待著。左近介殺了自己,三十年過去,到她生命終了的時刻,她卻知道還會有另一個肉身在等待著自己。比丘尼的「識」離開肉體,進入左近介的新生命體。無法擺脫妄業,萬事萬物又一再的重演一再的重覆,在無常中輪迴流轉。

八百比丘尼是手塚治虫作品,是《火之鳥》的其中一個章節。對手塚治虫有著情意結,小時候第一次有意識地看漫畫就是看他的《怪醫秦博士》,那時候第一次覺得原來面上有疤痕的男人原來都可以好型(當然大個之後有朋友叫我幻想下真人版就感覺有點….)。沒有看過《火之鳥》,僅有的印象都是從年多前到台灣看他的展覽而來的,只依稀記得漫畫談到了眾生論迴,是手塚花了21個年頭所創作的作品。

談回這個劇,難怪2011年時得到了最佳音響設計,那風雷雨電交加的聲音、殺戮的哀慟,確是聲聲入耳 (唯群戲有幾幕略厭大過嘈吵)。舞台設計亦見用心,用上了一個斜面的大圓,亦讓人想起佛家的曼荼羅 - 來自梵語,意指「圓」。圓無稜無角,每個起點也是終點,沒有時空差,沒有距離差,一切皆等。演員出入圓中,於無時空的寺中,悟出了眾生皆等之理,一切的生命都是那樣的珍貴,也同時那樣的卑賤。

圓來圓去,緣來也緣去。

消失的地標 (2011)

標準

消失的地標

因此,窮困潦倒,「手空空,無一物」固然是一種艱難,但物質富裕,人心普遍安逸流蕩,普遍膚淺,也是另一種艱難,因為人們分不清優秀,辨不出價值的高低,根本對所謂理想無興趣,格格不入。後者可能是一種更大的艱難。(138)

_____

想起早幾天跟他看《教授》後所談及的話題,他說﹕「其實為了發展,有些東西的犧牲雖是無可奈何,卻是無可避免的。」我認同,心底卻湧起了一股說不出的難受。然後我想起了《消失的地標》中的這一句話:

            為甚麼一切的犧牲,換來卻是愈來愈糟的城市﹖

看著書中一個個已消失的地標,我更明白了心中那股難受,是城市沒有因為我們的犧牲變得愈來愈好。拆掉一幢又一幢充滿人情味的建築物,掩沒令人平靜的海港,空出來的土地卻新建出囚禁城市人民的籠牢。

住在這個城市益發讓人感到失望,眼見當權者無恥地對人民不聞不問,以往抗爭的力量逐漸流失。我愛這個城市,但我的城市愛我嗎?

教授 (2013)

標準

教授

「教育,是一場對抗不公義社會的最大抗爭。」

主角潘燦良這句擲地有聲的宣示,讓我腦海中浮現了很多往事,有反國教的日子,過去20多年讀書的時光,讀大學時對社運的接觸,以及大概這世人唯一一年的教書經歷。

莊梅岩說故事很有自己的一套,由《野豬》到《教授》,雖然說的是不同的題材,前者關注了對真相的追尋和日漸消失的新聞自由,後者則談及了教育的本質和教育日漸產業化的問題,但卻都延續了莊梅岩對社會的關注和疑問﹕我們應該如何,並可以付出多少的代價去捍衛那些我們應為值得的人與事呢﹖《教授》中的教授,付出了他的青春,他的升學的機會,他的家庭,去參與一場又一場的社運活動,捍衛社會上逐漸消失的公義﹔女主角阿Lu為了確保畢業後的出路,放棄了自己喜愛的哲學系﹔熱血社運王子Jeremy 為了不成氣候的社運,最終放棄了自己的學業、社運戰友和喜愛的師妹。阿Lu和Jeremy 最終「捍衛」的是自己,也許看來沒有教授所「捍衛」的公義偉大,但至少,他們的選擇都是忠於自己的,都是經過自己的思考而來的。而教育最重要的一環,其實就是培育出學生獨立的思辨能力。

教育產業化確實是一個很令人擔憂的趨勢,看著愈來愈多的內地生在校園裡出現,然後攻佔宿舍,圖書館等等所有設施,佔據本來應該屬於香港學生的教學資源。然後又因為這些外來的學生選科為學校帶來為數不少的收入,加上本地學生日益受歪曲的社會形態所影響,傾向選擇商課等較為「專業」的課目,學校對人文學科比以前施予更多的限制。看著以前上課的main build 終難逃被改建的命運,看著那個曾經孕育著我們思維的地方被改成行政大樓,見證著那些曾經動蕩我們慣性思維的學科被cut ,實在令人感歎。

劇中潘燦良曾說過類似這樣的話﹕「教與授,的確沒有一個明確開花結果的時間,我們只能播下種子,然後期望有一天這些種子能開花結果。」我想起生命中曾教過我的老師,想起那個小學時候當正我係女的梁老師,想起小學畢業後5年多後見到她,那時她知道我家經濟結据,竟然有一天就那麼突如其來地寄來了一張支票給我。對於沒有在她有生之年回報她一直感到遺憾,卻同時感激這一個對我不離不棄的老師﹔也想起了大學時數個老師,我沒有與他們有多深的感情,卻真心感激他們帶我走出了我的comfort zone,接觸社運的人士,參與社運的活動,為我培育出一顆勇於面對自己和世界的心,讓我有獨立的思維去了解身邊發生的事。

這些經歷也確實影響了我教書的心態。那時候即使教的不是一間Band 1 的學校,我也沒有雄心壯志到要我的學生拿到「很好」的成績,我只是希望他們能夠忠於自己的良心,做一個能夠向自己交代的人。教育於我,是培育出一顆勇於面對自己,面對世界的澄明的心。我也許沒有真正教曉他們甚麼,我只是想在他們跌跌撞撞的時候,盡力地為他們付出時間,分享我的經驗,給予他們要的支持。這幾年看著曾經教過的學生都關心社會、積極捍衛公義,確實令我感到很欣慰。也想起那時辭職的時候學生一直追問我離開的原因,我只說是想到自己所愛的藝術界闖闖,可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我接受不了那時候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對教學馬馬虎虎、不負責任的態度。教育是對抗社會不公不義的一場持久的抗爭,我是真的希望我身邊所認識的老師朋友都能夠用心去參與這一場運動。

ps: 香港話劇團的戲幾乎沒有讓我失望過,或許是我跟陳敢權的口味頗對得上。《教授》也同樣是一套值得入場的劇,佈景設計非常靈活出色,演員的演出也依舊相當不俗。

西雅圖雜記(1986)

標準

西雅圖雜記

年多前,老朋友去了台灣旅行後,送我這本梁實秋的書。

對梁實秋幾乎沒有任何認識,只記得他與魯迅常有脣齒之爭,怎樣爭、爭甚麼、誰勝誰負,卻是一點頭緒都沒有,也沒有太多興趣翻箱倒篋地了解。

坦白說,梁實秋此書有點行雲流水,記的都是他與他的第一個太太到西雅圖旅行的軼事。梁實秋的確有點幽默,所記載的點滴不時也頗有趣,比如說海關質詢豆腐乾的成分一文,但總體而言還是不值在此詳記。值得一記的是他文中的一句話﹕chop your own wood and it will warm you twice. So true.

相對於他的散文,他本人的愛情史反而更為有趣。他的大半生都與第一任太太程季淑一起,太太死後傷心得寫下《槐園夢憶》去悼念他們逝去的愛情。當大家都以為他對妻子的愛會從一而終的時候,他卻快速地與韓菁清戀上並結婚。他的弟子他的女兒他的朋友都不支持他新的愛情,而這一段愛情直到他死了亦沒有得到太多的祝福。

其實,愛情來的時候沒有甚麼原因,走的時候更是沒有甚麼原因 – 就好像以前很喜歡吃朱古力,突然就不喜歡吃了﹔以前很討厭苦瓜,現在倒也愛上了那一種苦中的甘,一切都沒有原因。

此時眾生 (2012)

標準

此時眾生

「一個進步的城市,也許不是只在追求越來越快的速度﹔也許要努力重新找回人類已遺忘了很久、赤腳踩踏在沙地上的古老記憶。」(70)

「真正的繁華,我們好像從來沒有看清楚過。警覺到繁華,驚叫起來,繁華已經逝去。」(72)

「許多生命中的美,並不是物質,沒有實際利益,但是,情動之中,留在記憶深處,久久不能忘卻。」(167)

「喜歡酸味大概是迷戀憂傷的開始吧。甜味變酸,好像是幸福失去之後的悵惘。」(17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蔣勳的書一本 一本漸漸地出現在我床頭的書架上。

《此時眾生》沒有一個明顯的主線,有別於《此生》所論及的各種文化與美學中所凝視的肉身,以及《孤獨六講》中人所面對的六種孤獨,書中的五十篇散文以二十四節氣作分類,與蔣勳聯繫著。一篇又一篇的散文,沒有甚麼驚天動地,彷如只是他順手沾來的流水帳,卻又是他生活的吉光片羽。而這些吉光片羽,也寄予了他對母親最深邃的思念。

近來很多生活小事令我感到自己老了,長大了,最明顯的是開始長情於身邊的事物。開始固定去找同一個老師傅買內衣、執著於用某一品牌的綠荼香水(知道停產之後很低落)、不知不覺食黎食去都是那幾間肯定好食的餐廳、書架漸漸出現了同一作家的一系列作品、執著於用某一品牌的礦物粉 (香港又停產了,更低落)、見黎見去都只係想見個幾個朋友、除了蘇打綠的歌其他的都好似打動不了自己。喜歡的人事物不知從何時開始都變得越來越少,範圍亦越見收窄。也許是這些曾經美好的人事物,已經留在記憶深處,情動之中,輾轉難忘。

仍然貪新,卻不再忘舊。

蘇打綠有一首叫《喜歡寂寞》的歌,每次閱讀蔣勳的書的時侯總不其然想起。蔣勳在《孤獨六講》曾提到弧獨與寂寞的分別,大意指人會喜歡孤獨,卻很難喜歡寂寞。孤獨是一個人,但不等於心靈的空虛﹔寂寞卻包含了那一種令人憂傷鬱結的情緒。每次聽到《喜歡寂寞》的時候,我總會想問問青峰,喜歡寂寞到底於他而言是那一種精神狀態呢? 是不是那麼一種淡淡然,對生命沒有太多的規劃期盼,卻又老老實實地一個人,忠於自己地生活的一種狀態呢? 沒有亦不打算對未來的作出預知與猜測,也許只有一個人時才能做到吧。這一種帶點憂傷的寂寞,和喜歡酸味的感覺,都恰似是幸福失去之後的悵惘。一段關係也好,一顆糖果也好,都有由甜變酸的時候。時間久了,當中的酵素產生變化,保質期過去,只剩下酸澀的味道,和一股幸福失去之後的悵惘。

交換日記15

標準

交換日記15

「長大,從來都不是無趣。長大,是有更大的海.闊.天.空。」- 妙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起張震嶽的《長大是件麻煩的事》-「腦中一直在想剛才的作文題目/ 長大了之後你要做什麼事」。

小時候,曾經在幼稚園的課堂裡大聲朗讀出我的夢想﹕「我長大後要做媽媽,因為做媽媽可以成日訓晏覺,同埋打人。」然後,全班同學及老師都哄.堂.大.笑。現在想起來,很欣賞小時候的自己,眼光已經放得無限遠。畢竟到了大人的世界,才發現大部份女人的終身職業都是找一個好伴侶,然後組織屬於自己的一個家。

長大後,接觸的事多了,世界變得比從前更多樣化更有趣。頃刻覺得小時候的夢想很沒有大志,於是更努力向外走,想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天空。每天忙著跟不同的朋友見面,吸收不同的資訊,以為自己有了更海闊天空的世界。

然後,爸爸不在後的日子,世界停頓了一段時間。此才發現,過往之所以能一直無後顧之憂的向外走向前衝,是因為我知道有一個家,裡頭有那麼一個他,無怨無悔地支持著自己。一個人,要學會的事要面對的心情有很多。

最後我才明白,長大,的確是有更大的海闊天空。因為有了這一層對至親死亡的領悟,你會發現,身邊的人對自己好不是理所當然、朋友多不是等於你很懂人際關係也不等於你很成功。長大後的海闊天空,應該是在心裡的。因為有了海闊天空的心,你才能看清身邊真正關心自己的人從而珍惜這些人、為自己得到這些而感恩﹔亦因如此,才能真正觀照世界各處發生的事,體會每一股無力感,思量在無力感包圍的世界中如何從自身做起,為值得關心的人事地盡一份小小的力。

去年的七月十四,我夢到了你,你對那時打從心底裡無力的我很是擔心﹔今年的七月十四,我早早入睡卻沒有如期望中夢到了你。或許,我真的成長了,即使只是那麼的一點點,但我學懂了從愛惜自己中更愛你。

韓國之行2013 / 如果在末日一個旅人(2012)

標準

如果在末日一個旅人

天昏地暗地工作了數個月,終於展覽完了,抽了空出走到韓國一趟。韓國果然是一個購物天堂,應有盡有,化妝品護膚品的層次更已完全是另一個advanced level。最價廉物美亦最多選擇的地方肯定是Seoul 的Express Bus Terminal – 一個連綿幾公里的地下街,行到腳到跛。

甚少旅行後寫遊記,通常是一個人邊行邊畫邊寫。韓國此行是跟朋友去的,時間很充實,沒有這樣閒寫閒畫的時間。出發前其實有點不安,數數手指,這幾年來的旅行都是自己一個去的。一個人旅行,看似沒有人陪,卻是整個世界都在陪,不用關心別人的心情,只需關照自己的感官。想停就停,想走就走,很簡單。幸好,和這個朋友倒也夾得來,幾天的相處也很愉快。

旅途中想起去年在牛棚看的《如果在末日一個旅人》,坦言我沒有多喜歡這個劇,可能是因為劇中要談及的題目太多,雖然要提的題材都很有趣,但對每個題目的探討都略為浮於表面,就像是粒子與平行時空的關係,感覺就有點硬生生把維基百科的資訊放到對白中,演員是在陳述這一句對白,而不是演繹這一句對白。整個劇也因而變得很散亂,似是以往寫essays 的狀態 – 題材太多而有趣的探討太少。縱使如此,劇中的時間性倒是很有趣的。若現實如劇中 – 「末日」已經發生而人又真的沒有死去,那世界又會變成怎樣呢﹖人在這一個後末 日的時空,又會展開一段怎樣的旅程呢﹖ (馮程程對此劇的時空解讀很獨到,也令我覺得我未能喜歡此劇的原因可能只是我懂的東西太少)

至於韓國之行為什麼令我想起此劇,其實只是單單因為此行不是自己一個人而已。我在想,如果末日將至,此刻的我會想和誰展開最後的旅程呢﹖

另,末日旅行又同時令我想起去年尾的日本之旅。當時在富士山山腳零下數度等巴士,那種以為無車要凍彊在山上的感覺,不知為何令人感覺很孤寂。最後,巴士車頭的強光照了過來,彷彿等到了帶我穿梭時空的貓巴士。

PS: 此文的題目,也穿梭兩個時空好了。

Before Midnight (2013)

標準

before_midnight_1

“We appear and we disappear. We are so important to some but we are just passing through.”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含劇透﹥

如果說《Before Midnight》少了點什麼,我會覺得是少了真實的時間感。《Before Sunrise》是兩人之間日出前的一夜繾綣,兩人由相知相識到相戀的時間不足24小時,要了解的事要表達的情感令兩人之間的每一分鐘都來得珍貴﹔到了《Before Sunset》,兩人由重遇到再一次分開的時間只有短短一個下午,能訴說思念的時間不足8小時,以秒速流逝著。主角二人妙如連珠,你來我往的對話,當置於急速流逝的時間和空間當中,便營造出他們倆之間的澎湃情感。他們渴望對方為自己駐足,卻又被現實壓迫/時間的追趕下成為對方生命中的過客。到了第三部曲的《Before Midnight》,時間卻沒有了真實性,此midnight當然仍可指他們吵架又和好後的後續midnight ,但也是Jesse 在before sunset 下留下與Celine 共組家庭,然後產生無數次吵架的midnight。他們兩人終於為彼此駐足,可生活的壓力卻消磨了彼此的情感,他們倆的時間不再秒秒鐘鐘歡聚歡笑。

《Before》系列以紀錄兩人之間吵吵鬧鬧為尾聲,不再以甜蜜的對話作主打。電影中的那一份苦澀味,其實倒是應對了一段長久關係的發展。一段關係或多或少都以激情作開始,彷彿過往的一切等待都是為了這一個值得的人,然後為了使對方為自己駐足,做盡了一切自己曾認為今生今世也不會做的傻事。可時間流逝、激情過去,過往的一切都似是過眼雲煙,我們甚至懷疑對方只是自己生命中的過客。Celine 在電影中向Jesse 說:I don’t love you anymore。在Jesse 如此不惜放棄與兒子生活而為Celine駐足後,此 話確實太傷人,卻又是無可奈何。

題外話,故事原形於發生在導演身上的一個真實小故事。原來在真實生活,他們交換了電話,感情卻未能維繫下去。那位女孩更已於花樣之年因車禍離世。也許,電影中導演一直在問的問題,也是在問自己,如果當初他們沒有交換電話,如果他們沒有斷聯,他們會不會不只是對方生命中的過客而已﹖出現-相遇-相戀-消失,沒有固定的週期與方式,誰人也可以走進生命之中,卻阻擋不了任何人隨時離開。

駐足與過客,原來從不在手中。

http://www.slate.com/blogs/browbeat/2013/05/30/before_sunrise_inspiration_before_midnight_is_dedicated_to_amy_lehrhaupt.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

PS: 謝謝朋友的preview screening.

猥褻- 三審王爾德 (2013)

標準

猥褻- 三審王爾德

看了星期日的尾場,不過不失。

九個大男人的演出都相當不俗。失的是劇本的翻譯處理得稍為強差人意。翻譯劇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不同的原語文化背景和語言內容令翻譯變得很難。簡單說英語中的一句thank you, 中譯「謝謝你」,但若果此話出自19世紀的英國紳士對家僕的說話中,就可能有叫他離開的意思 – thank you (for your tea, but please leave me alone)。翻譯Oscar Wilde 的說話尤其難上加難,因為唯美主義的他不單常用貴麗的詞藻,更常一語相關。不懂其時代背景或其說話風格的人,即使看著原文也未必都領略當中的歇後趣味,更遑論要把之譯成另一種語言之餘,仍要保留當中的witty 味。

此劇翻譯的強差人意,在於它有點兩頭唔到岸。編劇可能是想忠於原文 / Oscar Wilde 的說話,又或是想照顧到本身對此劇或Oscar Wilde 沒有多大認識的人,劇中大部份的對白因而都很直譯,卻同時變得生硬甚至冗長。三場對王爾德的審判,在短短的兩小時四十分鐘內,要交代的事情和要說的話實在太多,但正因如此,才更應該對三審的對白有所取捨(甚或割捨)。是次的翻譯,對那些沒有多大了解的觀眾,未免過多聽不明白亦過長的對白,對話成了整個戲的主導體,除了四個男演員於二審時充當証人的群戲比較有趣外,其他時間都留於像是讀戲的層面,舞台感相對欠奉。而三審一個如此妙如連珠的王爾德,理應營造出一場字字珠機,律師們你來我往、紙上談兵之感,偏偏此劇就是少了這一份快感! 而對熟讀王爾德審判的觀眾,近乎直譯的對白更是沉悶,失卻了王爾德那份一語相關的語言趣味。

這是第一次看「一條褲製作」所製作的劇目,之前有意看《學良事變》,但因當時太窮作罷。雖然是次演出算不上非常精彩,但單看是次演出的場刊仍可見劇團對製作翻譯劇目的用心。場刊編進了很多有質素的專題文章,對觀眾了解劇目的背境有一定的幫助,特別是有關當時英國的貴族生活模式 (我亦第一次覺得原來場刊可以咁好睇)。單憑此點,還是值得日後對他們多多支持。

oh,亦希望他們能在此數年的轉型期能夠一直得到ADC 的資助。

ps: 近來因此劇在讀Oscar Wilde 的"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亦看了他很多生平,原來他捧在手心的那一份愛情最後有一個令人傷感的下場,實在惋惜。只來說,他不生於那個「愛就愛哪管身份吻就吻」的時代,但其實,我們誰人又何時生於這個未曾存在的年代了?

trail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mRQmz54QYQ